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《渔光曲》拍摄记忆
1933年9月,导演蔡楚生率三十多人的摄制组前往浙江象山石浦渔村,包括主演王人美、韩兰根以及配乐人员聂耳等。他们原本计划准备工作一个多星期,却因阴雨天气被困,在当地逗留了一个多月。剧组人员住在金山、浦江两旅社,每日早出晚归,到东门岛、火炉头等渔民茅棚区体验生活
1933年9月,导演蔡楚生率三十多人的摄制组前往浙江象山石浦渔村,包括主演王人美、韩兰根以及配乐人员聂耳等。他们原本计划准备工作一个多星期,却因阴雨天气被困,在当地逗留了一个多月。剧组人员住在金山、浦江两旅社,每日早出晚归,到东门岛、火炉头等渔民茅棚区体验生活
蔡楚生(1906年1月12日—1968年7月15日),原名蔡通,字茂楚,祖籍广东潮阳(今属汕头市),1906年1月12日在上海出生。著名电影艺术家,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、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,是中国内地导演、编剧、制作人。
当银幕从“神仙剑侠”的奇幻世界,转向“码头苦力”的真实生活,中国电影才算真正接上了人间的烟火气。这场转变,不仅让《渔光曲》等影片登上国际舞台,更给中国电影打下了现实主义的深刻烙印。